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的第三号杀手。尤其是糖尿病2型的发病率更有上升之势。大多数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毫无临床症状,而是在定期体检时发现的。如果患者出现”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体重减少)症状,说明病情至少已发展到中期阶段。如果该症状加上并发肢体感染或眼疾,或者心肾功能受损,说明病情已发展至晚期阶段。如果该期患者尚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性命危在旦夕实属难免。
综上所述,糖尿病从发病早期到晚期甚至威胁生命阶段,并非一朝一夕而成,而至少需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演变。虽然西医对此病诊治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但目前仍停留在控制病状而已。对于要想根治糖尿病,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当今医学界颇流行的口语是:”预防胜于治疗”。
如何预防糖尿病?中医从理论到实践方面均有可借鉴之处。古代中医学家把类似糖尿病的种种临床表现称为”消渴”。原因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虚燥热”。那么什么叫”阴虚”?什么叫”燥热”?笔者将从中医角度对本病的病因及病理分别解析。
通俗地讲,阴虚是指人体内代表阴方面作用的力量不足。谈到阴,必涉阳。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凡具有兴奋,上升作用的事物属阳﹔凡具有抑制,下降作用的事物属阴。用这观点来分析人体血糖调控机制不难发现,凡能使血糖升高的作用属阳方面﹔凡能使血糖下降的作用属阴方面。按照西医科学的发现,人体内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六种以上(阳方面)﹔能促使血糖下降的激素仅有一种(阴方面)。回到中医角度,这种”寡不敌众”的局面称之为”阴虚阳盛”。当人体饥饿时,血糖趋于下降,这时血糖上升激素(阳)的作用占上风,结果血糖能维持适当水平以满足生命需要。
当人体摄食时,血糖趋于上升,这时,血糖下降(阴)的作用占上风,结果过多的糖分转变为糖元蓄存在细胞内。根据这个道理,如果长期饱食终日,那么就会增加血糖降低激素(阴)作用的负担。
年积累月,加上人体生来就有”阴虚阳盛”的弱点,结果会发展到血糖高居不下的局面。这时医生会诊断为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是由于人体促使血糖下降的阴方面不足引起。
明白这一点,我们只要不随便增加阴方面的负担,那么预防该病就不难了。我们经常听医生告诫:要注意饮食调节,不要吃多糖,高能量食品,要多吃蔬菜水果之类,意思就是要我们注意保养阴方面的平衡,以免患上糖尿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当少食多糖多淀粉食品如白糖﹑白米﹑土豆﹑山芋头等,还要避免高脂食物如动物油﹑肥肉﹑奶油和动物内脏等。其道理是这类肥甘厚味之食物在肠中吸收很快,会使血糖迅速上升,具有伤阴助热之弊。而蔬菜水果中的纤维既能减低糖分在肠中吸收的速度, 又能减少饥饿感,具有养阴消热之用。如南瓜﹑黄瓜﹑苦瓜﹑冬瓜﹑芹菜﹑白菜﹑西红柿等可多食不妨。
上面讲到中医消渴的病理,主要是阴虚津乏,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我们已经明白阴虚的预防道理,那么什么是燥热?中医里内生燥热是病理的结果,其表现多种多样,常有肌肤不泽,口干咽燥,目涩甲脆,大便硬结,小便浊黄,心烦失眠,这都是燥热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了预防燥热之害,宜尽量避免辛燥之品如烟﹑酒﹑油炸食物﹑热辣之品。因为这些食物具有辛温发散之功,能伤阴耗液。对糖尿病人非常不利。
预防糖尿病,除了注意饮食调节外,平时保持心态情绪平衡也相当重要。因为心理不平衡或者情绪长期紧张会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上升,会增加阴方面的负担。中医在这方面的解释是由于情志失调﹑气机郁结﹑久郁化火﹑火热炙盛,上灼胃津﹑下耗肾液,演变为消渴。
至于房劳过度与糖尿病发病关系,中医与西医观念略有不同。中医认为,房劳不节会造成肾精亏损。肾精属阴精,精耗则阴虚,阴虚则生内热,内热耗胃津,结果肾虚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现在我们明白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只要我们能牢记这三点:注意节制饮食,保持情志平衡,避免房劳过度,那么预防糖尿病就有希望了。
加拿大健康促进会是注册非牟利团体,借着教育、支援及倡导,提升加拿大全体国民的身心健康。